“我们65级、66级两届300余名毕业生于1970年4月从十六铺码头上船奔赴湖北十堰,从此开始了三线建设的征程。”
“当时的十堰就是一片不毛之地,没地方住,我们就自己动手搭建芦席蓬。没有床,我们就砍了竹子扎成床架铺上稻草……”。
“由于在学校求学期间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各自岗位的技术骨干,很多人也因此走上了领导岗位。”
国庆期间,正值学校校友开放日,新葡的京集团8814曾经在湖北十堰支援三线建设的工电6554班校友返校与新时代青年学子一起座谈。“向三线建设者致敬,传承三线建设精神是我们参加座谈会的最大收获。近距离聆听到老校友、三线建设者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唯有矢志奋斗,才能不负韶华。”参加座谈的研究生杨明感慨万千。
20世纪60-70年代,为满足备战需要,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国家启动“三线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数以千计的优秀电机学子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心血和青春……
座谈会上,校友们进行了交流分享。工电6554班校友作为新中国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他们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和“支边光荣”的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别亲人,远涉千里,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从繁华的大城市义无反顾来到十堰。他们表示,在正值青春的年纪,响应号召来到不毛之地搞建设,靠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靠的是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牺牲的坚强信念。这种忠诚和信念超越了艰苦的环境,超越了物质匮乏的困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也形成了“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参与座谈的学生向老校友们请教了关于理想信念、职业规划、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问题。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一一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刘俊向各位三线建设者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并表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校友们以详实资料讲历史、丰富阅历作分享、切身经历谈体会,再现了“三线人、三线事、三线物、三线情”,让大家很受启发,很有感触,收获满满,对党史和新中国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三线精神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
据悉,新葡的京集团8814将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以“寻访校史上的三线建设精神”为主题,继续组织师生前往重庆、湖北十堰等地走访电机校友中的三线建设者,挖掘校友身边的三线建设故事,将三线建设精神带回电机校园。